淺談資訊架構學

fin
8 min readJan 23, 2019

--

為什麼需要資訊架構

一個系統通常蘊含著許多資訊,且資訊量也會隨著系統增長。而我們的大腦處理能力非常的有限,如果沒有適當管理的話,資訊量的增長很快就會超過一般人可以承受的範圍。資訊架構這個領域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系統的資訊能持續維持在人類可以理解使用的狀態下。

怎麼在圖書館找到想要的書?客戶要如何在大賣場成千上萬的商品中找到他們要的?在某個公司官網找到相關的產品資訊?

換句話說,當資料量越多時越容易讓系統顯得雜亂,而我們會需要一些組織架構來維持系統的可理解性、可使用性。另外補充一點,儘管大體上來說概念是相同的,但一般來講說到資訊架構這名詞時,大多指的是數位化的資訊系統的資訊架構。

資訊架構是什麼

IA Institute 對於資訊架構有很簡單明瞭的定義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s the practice of deciding how to arrange the parts of something to be understandable.

解讀:一切把系統相關資訊轉化為使用者可以消化的東西的行為,我們稱做資訊架構。

這裡所謂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

  • 理清系統背景環境
  • 了解使用者
  • 分析與整理資訊
  • 設計資訊的組織方式
  • 設計資訊的搜尋方式
  • 落實資訊架構
  • 評估與改善資訊架構

資訊架構三本柱

架構資訊時有三個重要的影響因子:脈絡、使用者以及內容。以圖書館為例子,這三個分別指的是:圖書館機構、民眾與書,至於圖書館本身就是最後呈現出來的資訊架構。

脈絡

脈絡指的是建構系統時的背景環境,包含目標、預算、政策、技術、資源、組織文化等。脈絡可說是資訊架構的源頭,系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面建構起來的,也因此隨著脈絡的不同(沒有兩個組織的脈絡會完全相同),適合的資訊架構也會不同。

與一般實體系統不同的是,數位資訊系統的資訊架構會多一個變數:媒介,使用者有可能透過手機、桌機、平板來使用這個系統,由於這樣子的差異可能導致不同的脈絡,產生出相異的架構。

在此元素下資訊架構要做的事情: 深入了解脈絡並合理對應至資訊架構並且規劃使用者與內容在系統內與脈絡的互動。

使用者

精確的說,指的是那些使用系統的資訊空間的人們。由於資訊架構學的目標是希望系統能與使用者順暢的溝通,因此複雜度很大一塊在於了解使用者的需求、目的、相關領域知識與水平、技術用語等。為了了解使用者所需做的事情其實與 UX 下的使用者研究沒有太大差異:訪談、市場調查、實驗、觀察等。這裡的假設是:既然系統是給使用者使用的,越能貼近使用者使用情境的設計越有可能解決使用者遇到的問題。

實際運用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是:沒有資源做比較大規模的使用者研究。這時想像力是你的好朋友,把自己置身在使用者情境下去模擬。有了想像力當作起點,事後也別忘了驗證與改善,才能越來越接近使用者所需要的。

內容

系統內使用者有可能會用到的資訊的統稱。內容有許多特性包含:資料量多大、內容的來源、格式、成長率、使用頻率等等,這些會影響到我們用什麼架構去呈現內容。

相較於脈絡與使用者,內容屬於可以控制、可以分類的元素,說穿了資訊架構就是在做內容的安排。

資訊架構 = 脈絡、使用者與內容的交集

回到圖書館的比喻來說,想像自己是使用者,到圖書館的目的無非就是找書跟看書。資訊架構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既定的脈絡之下,幫助使用者完成存取內容的任務。跟所有架構一樣,越優秀的架構越不容易感受到其存在,因為好的架構只負責串接這三個面向,而不會擋在路中間。

資訊架構本身是個產出物,此產出物可以分成兩大部分來看:架構與導覽。

架構

系統的內容相互之間的關係。除了需要了解內容,也需要知道使用者是如何看待這些內容的。架構的設計也有幾個基本元素:分類、命名以及關聯。

分類

雜亂無章的資訊等於毫無品質無法輕易使用的資訊,提升價值的方法就是透過分類把同類型或相關的資訊放在一起。分類是為了加速搜尋及存取的效率,試想一個圖書館有照書籍類別去做分類以及沒有分類的差別。數位資訊系統跟一般實體系統的一個差別是數位系統可以有無限個面向且可以隨時切換,而一般實體系統資訊陳列方式頂多用兩個面向(直的跟橫的)且通常是固定的。當內容量龐大時,善用多面向的分類方式可以讓內容更容易被取得。

兩個面向的排列方式: 橫軸的面向為顏色,縱軸的面向可能是書籍類別

命名

命名這檔子事是門藝術,通常分類時會給每個分類一個名稱,而這名稱的目的是希望使用者在查找內容時可以幫助他們增加效率。也因此,命名時要注意的包括:容易理解、一樣的分類就要有一樣的名稱不要混淆使用者、不要太攏統也不能太細節。命名的方式可以參考業界標準、做些使用者研究了解使用者的術語、從內容分析提取等等。

關聯

分類與分類之間的關係,一些常見的關聯設計模式有:

階層:一個進入點,進入後可以選擇到不同類別的內容,進入後再往子內容找尋的架構。比如說進入品牌官網後可以到關於我們(類別)找公司資訊,也可以到產品(類別)找產品資訊。

資料庫:進入後可以選擇內容呈現的不同面向,再依據面向搜尋內容。比如一般影音串流服務的介面,可以選擇從類型、日期、熱門度等去排序或搜尋,再找尋自己想要的。

超連結:內容中提供連結至相關資訊,wiki 為此模式的代言人。

這三種是比較基本的模式,複雜的網站儘管都不適合只使用基本模式,但大部分可以透過這三種模式的組合來產生一個合理的架構。以上圖為例,Homepage 與 Category, Brand, Articles, Blog 為階層性關係,Content or Products 以及 Posts 為資料庫,其中不同頁面之間可能又會互相有超連結。

導覽

前述的架構提供的是一個資訊空間的藍圖,而導覽肩負著提供資訊空間的指引。導覽的設計通常試著回答下列(使用者的)問題:

  • 我現在在哪裡
  • 我的目標在哪裡
  • 我該怎麼移動
  • 附近有什麼相關的
  • 附近有什麼有趣的/未知的

以下列出一些比較常見的導覽設計

單一導覽列(右側)
雙導覽列(上方及左側)
內文連結
相關或推薦連結

設計原則

以下是建構資訊架構時的可以參考的原則:

實物
內容應該是活生生的物件,擁有自己的屬性、行為與生命週期,隨著時間而變化。

選擇
系統應提供使用者完成任務所需之合理且有意義的選擇。

揭露
當可以獲取進一步的詳細資訊時,試著提示使用者關於此詳細資訊的摘要。

實例
讓使用者理解一個名詞或一個類別最簡單的方式是呈現一些(範例的)實際內容。

入口
網頁特性的關係,必須假設使用者可能從任何(有URL的)頁面進入你的資訊系統。

面向
可以提供內容的多個面向的瀏覽方式以方便使用者彙整查找資訊。

導覽
一個導覽的區域應該只提供單一面向的分類資訊,例如:文學類的指標不應該跟圖書館沿革放在一起。

成長
內容通常會隨著使用者數量而成長,設計時要先預留未來的成長空間。

結語

宇宙是由能量、物質、資訊組成,但使宇宙有趣的是資訊。如果少了資訊,宇宙就會是一鍋渾湯。它會缺乏形狀、結構、非週期秩序,以及使宇宙既美麗又複雜的碎形排列。
— 節錄自《資訊裂變》

生活中處處有資訊,因此資訊架構的概念其實不限於一般所理解的資訊系統像是網站、軟體等,也可以用在各種需要存取資訊的地方比如說家中物品的擺放方式、軟體專案的檔案結構、個人計劃表的架構等等。使用資訊架構來提升資訊系統的品質只有一條路:持續假設、實作、驗證的循環,不斷地改善。

參考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