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alic Dalibor/Shutterstock

為什麼我們講的/寫的/想的/理解的,往往與實際狀況差距這麼大?

fin
9 min readSep 22, 2019

--

真實世界與認知方式

看完影片,想想以下這些問題(建議讀者先想一下再繼續往下閱讀):

  • 我們是依據認知來行動,還是依據真實來行動?
  • 我們的認知反應了多少程度的真實?
  • 真實是什麼?
  • 我們如何認知?真實轉為認知中間有哪些階段?發生了什麼事情?

以上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我一直相信要改善任何事情的第一步永遠是『理解事實』。如果我們能夠更加理解自己如何理解這個世界,那就有辦法增強理解力,至不濟也可以透過理解自我找出自己的盲點。

希望你已經對上述問題有一些想法,那麼接下來來看看我的想法吧。

問題一:我們是依據認知來行動,還是依據真實來行動?

我們依據的是大腦的指令來行動,而大腦的指令決策來源是對於情境下的認知。此認知可能包含了真實,但要大腦下指令的話則必須以認知當作輸入。流程上來說是:

真實 → 認知 → 行動

而這個流程就接著會產生下面要討論的第二個問題。

問題二:我們的認知反應了多少程度的真實?

很少很少。這個世界之複雜,就算可以使用 100% 腦容量,我們仍舊沒有辦法把所有的真實裝到大腦裡。也就是說,認知永遠沒辦法完全地反映事實,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相對足夠的資訊來達成相對準確的行動。

問題三:真實是什麼?

在本文內,我們把真實定義為『在探討情境的時空背景下,實際存在的人事物及其狀態想法』

問題四:我們如何認知?真實轉為認知中間有哪些階段?為什麼會產生落差?

這裡是本文想探討的重點,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我們如何認知

討論如何認知前,我們先看看 認知的定義

自己對事物的詮釋,稱之為:認知。

這裡想討論的,是我們如何學習到這些認知。認知主要有幾種產生的方式:1. 他人傳授、2. 個人的體驗、3. 由既定事實推導。

舉個例子來說:某某商品請了一個你喜愛的明星當代言人,然後你覺得這產品看起來好像不錯可以試試看,這是他人傳授。到超市採購零食,最後購物車內都是自己以前吃過喜歡的,這是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到超市採購零食,遇到試吃吃了喜歡就買回家,這是從已知事實推導。

他人傳授

當我們沒有親身體驗過時,我們可以透過各種媒介『向外界學習』,從其他人那邊獲得認知,從他人提供的建議/資訊來認知眼前的事物。這裡的他人可以是親人、同事、交友圈、網路上的各種資源、書籍畫作等。

影片中的農夫不但提供了時間資訊,在片末解釋如何獲取時間資訊的方式—移開蛋蛋看鐘塔,也是一種認知方式的傳遞。

親身體驗

相對於依賴他人,另一種方式就是自己學了。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的親身體驗並累積經驗,然後再從過去的經驗中改善。相較於他人傳授,親身體驗時可以從各感官獲得訊息,加上完整的情境,因此通常有比較好的學習效果。只要我們之前體驗過,再次遇到時就會對實際會發生的狀況有所理解,當然也比較容易知道該注意哪些地方,甚至是怎麼做才是最恰當的。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影片中的農夫對於周遭環境已經有很充足的認知,知道鐘塔在哪。當被人問時間時,只要轉頭移開蛋蛋就可以知道時間,這是農夫個人體驗的實際應用。

從已知事實推導

也就是所謂的第一原理,探究事物的本質並建構出現況的組成或是現況會如何發展。相較於前兩種做法,從事實推導有時候是比較違反直覺的(尤其是已經有相關經驗的情況下),同時也需要大量精力與相關知識。

機車男子詢問農夫為何知道時間,因此了解到了看鐘塔可以獲得時間資訊。

真實轉為認知中間有哪些階段

進一步分析前述不同的認知產生方式,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過程。

他人傳授

真實 → 他人轉化 → 媒介 → 吸收 → 認知

他人傳授即是由他人告訴我們他們認知到的事實,這裡的他人轉化不一定是只有一個人,可能可以是層層的知識傳遞過程。至於最近討論度很高的『假訊息』,也都是從某個真實開始,透過他人轉化而產生的。我們通過媒介獲得了資訊,經過大腦吸收處理之後,才會變成認知

親身體驗

真實 → 體驗 → 吸收 → 認知

把自己放到真實狀態下去體驗,藉由自身的感官去吸收各種訊息以產生認知。

從已知事實推導

真實 → 探究本質 → 吸收 → 認知

親身體驗是主觀的第一手資訊,此方式則是用旁觀者的方式來找出真實背後的結構邏輯。

為什麼會產生落差

簡單一句總結:沒有認知到應該認知的事實。諸如小孩子肚子餓哭了(事實)以為只是在鬧脾氣(認知)、店面生意差(事實)覺得只要降價就可以找回人流(認知)、政治人物政見不斷跳票(事實)卻覺得是其他人從中阻擾(認知)等等的。這時候我們再回頭探討三種產生認知的方式:

他人傳授

首先,由於每個人轉化真實經驗的為自身認知的角度都不一樣,我們無法確定他人轉化的認知是否存在自己所需的事實?尤其是在立場不同的環境底下,更需要注意他人是否正確的轉化了事實?⇒ 此為他人轉化階段所產生的落差。

其次,在目前科技底下,他人的認知必須透過某種媒介傳遞給我們,比如本文,就是透過文字來傳遞我的認知給你。那麼,媒介就大大限制了可以傳達的訊息維度,像文字是一種抽象符號,很容易傳達,甚至可以跨越時空,但需要透過一層抽象化,再由接受者解譯,其實更容易造成認知落差。(語言與文字這種符號系統實在太特別,後面會再深入討論)其他各種媒介比如影片、音樂,就算連面對面都有限制,因為除非能夠還原真實的情境,不然其他方式都只是在闡釋真實,而不是所謂的真實。換句話說,想通過媒介傳遞資訊,就得考慮編譯成媒介的輸入以及從媒介的輸出解譯時所可能造成的落差。

最後,是自身吸收能力的問題。獲得資訊不代表能夠理解,也不代表能夠正確地理解,更不用談如果獲得的是片段或不同角度時,所可能產生的認知落差。(影片一開始農夫摸蛋蛋就可以知道時間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什麼,認知到了什麼?)

親身體驗

那麼如果是從自己過去的體驗所獲得的認知來面對遇到的真實呢?儘管消除了他人轉化以及傳遞媒介的限制,但要注意的是每次遇到的事情都有著當下的時空背景,每次的體驗都有可能不同,在大環境沒變的情況下可能可以一招用到底,但如果沒注意到環境有變,那麼就會因為與事實有所違背而產生不如預期的結果了。

而親身體驗時,自身吸收能力有時候會變成瓶頸。假設我跟畢卡索看到同樣的景色時,我們也許體驗到的是同樣的真實,但他有辦法吸收並轉化為大作,我頂多只能拍照打卡。

從已知事實推導

當個旁觀者其實沒有那麼容易,那些所謂的客觀事實也不一定總是客觀事實。探究本質這件事情基本上是違反人性的,必須要有濃厚的好奇心或察覺力才有辦法做到。且此方式需要大量研究時間,資源不足時通常就會回到前兩種方式來處理。

三種認知方法各有其用途,了解各自的優缺點後,也會比較容易發掘落差並進一步消除落差。

語言的抽象化所造成的落差

符號並非其所象徵的事物,字詞並非事物本身,地圖亦非疆土

— — 《語言與人生》

人與人溝通所使用的語言是很精妙的東西,很多人沒有理解到的是,語言本身是用來抽象化描述真實世界的一個工具,而許多的認知落差就是從這裡衍生。語言裡每個單詞都是個抽象化(https://zh.wikipedia.org/wiki/抽象化)之後的標籤,『我』是個標籤、『蘋果』是個標籤、、『憤怒』是個標籤。這些標籤的功用是用來代表他所映對的真實範疇,給予了我們非常強大的溝通彈性。比如說『台灣人』三個字可以直接代稱這個島上的兩千三百萬人,『發大財』三個字可以勾勒出一個遠大的夢想。但越是抽象化,我們對於真實細節的掌控程度就越低,你有辦法勾勒出現下的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是什麼光景嗎?或是『實際上』發大財時會是什麼樣子的情形嗎?

抽象階梯

抽象化是因應我們溝通需求而產生的。舉例來說,我有一台 IPAD 叫做『富士』,這是我給他的名稱,『IPAD』則是蘋果公司所生產,諸多像富士這台機器的名稱,而『平板電腦』是所有這類型的機器的集合體,他們有共通特性比如說可觸控好攜帶等,再往上『3C』、『產品』等等。這裡建構了一連串從下至上的從屬關係,有一個學術名詞叫做『抽象階梯』,也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抽象層級。我們的詞彙建構其實是一種從下至上的抽象過程,最早是賈伯斯造了一台 IPAD(有人知道第一台 IPAD 叫什麼名稱嗎?),然後公司命名該機型為 IPAD。此時市場上已經有『平板電腦』,而平板電腦是早先就有許多公司試著做出類似的機器,因而產生的統稱標籤,同樣的 3C 、產品這些標籤,都是需要累積夠多不一樣的同質性物品才會產生。當社會不斷的有新的型態的事物出現,我們就會堆疊出更多階層(或更多面向)的階梯。

一個人的死亡是場悲劇,千百萬人的死亡就只是個統計數字。

— — 約瑟夫.史達林

可以想見在階梯的越高層,越不容易看到個體間的差異與細節、距離真實就越遙遠,也越有可能因為標籤的限制只看到單一的訊息。『發大財』是個非常高層次的口號,想想這個口號跟真實世界要怎麼連結?

築夢踏實

對我來說,檢視認知的流程可以讓我知道自己的認知是從何而來,有沒有可能有漏洞或盲點。而抽象階梯的作用則是對於一些抽象性的概念,盡量試著走下階梯回到真實面。如果一個概念無法走到真實面(無法執行、或是驗證為非事實),那麼就可能不是事實,或者是還需要再去尋找其他下樓梯的方式。

而這樣的過程也是另一種階梯,從夢想回推到真實,再從真實踏上夢想之階。

心得一:以工程師角度來看

本文講到的語言特性用在程式語言上也通用。比如文章中的抽象階梯如果對應到程式語言的話,就是繼承。抽象化更是程式語言常常在做的事情,然後還順便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了『抽象滲漏』這件事。

心得二:以爸爸角度來看

小人處在初步認知這個世界的階段,很多大人喜歡下指導棋,但這樣就喪失讓小人自行體驗與真實連結的機會。當爸爸的希望小人可以自行嘗試,失敗也沒關係,重點是經驗的累積,拓展認知的能力,大人就負責提供安全的環境以及顧問服務讓小人自行成長。

小人對於語言的掌握度可能不如大人,但卻非常會橫向的觸類旁通,比如說看到火車會想像到法國麵包。大人在解釋新概念時也不妨用橫向類比的方式,讓小人更容易理解。當他們在同一個抽象階層累積足夠多的經驗時,自然會有辦法往上一層移動。

心得三:公民角度看世界

只要理解到言語不一定是事實,就有辦法進一步理解許多事。只要理解不同認知方式及過程,就有辦法辨認訊息的合理性與真實度。

參考資料

--

--